刺槐少女

闻所闻而来。

今天也要吹一吹郑龙老师。

穆朔:

纯吹,带一点基本情况补充。




来自爱奇艺七分七秒访谈完整版。






郑老师真的很值得欣赏了,专业实力,职业素养都是一流。




他带着音乐剧王子的人设出现在大多数人的视野里的,英俊、高冷、专业、自我,再加上“在环境并不好的冷门行业坚持至今绝不转行”的buff,寥寥几笔勾勒出了一个大众心中的完美艺术家的粗模。




但他没有进一步把这个粗模造成神像,而是坦然的告知,他初中看了猫是机缘巧合,和他选音乐剧专业没关系。学音乐剧不是因为什么从小以来的热爱,只是恰好适合;而母亲认为这个专业能学的东西多,以后选择多。




他说他对音乐剧的热爱是学了这个专业之后一点点培养起来的。而他毕业时有过很多选择,最终选择了舞台,因为他觉得自己比较适合。




他说他毕业一年多才能靠自己挣的钱付房租,不过母亲很支持他做音乐剧。




巡演到小城市,台下只有十个人他会郁闷。但他认为那是城市发展的原因,也不仅仅是音乐剧遭到冷遇。






每一次看到郑老师亲手阻止造神,我都觉得挺敬佩的。




粉丝把舞台上金光闪闪的角色与他等同,他却那都是设计。




他一次又一次的强调他台上和台下不同,也不要粉丝爱他这个人,只要他们去支持音乐剧。




在这个流量为王的时代,他明明可以借机成为明星,贩卖人设轻松大赚,却亲手撕了人设,心甘情愿的把自己定位成一个演员。




这一点真的很职业很了不起。




但我最欣赏的是以下这几段。




记者问班里只剩三个人坚持音乐剧,其他人都转行了,这种人才的流失你怎么看?




他说:这不叫流失,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音乐剧舞台,即使学了这个专业也不是都适合的。他们只是去了他们更适合的领域。




大众总是一边神化艺术家一边对艺术家的纯粹性树立起各种苛刻到可笑的评价体系。




郑龙老师拒绝不负责任的评价他人的选择,他尊重他人人生的边界。




记者又问能不能给大家推荐点音乐剧,他说,我喜欢的你又不一定喜欢。但如果你想看音乐剧,我建议你先去看看故事梗概,觉得能吸引你就可以去看看,说不定哪个点就能触动你。




他也尊重每个人的审美差异。




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喜欢对别人指手画脚而毫无冒犯自觉的环境里,他这种明确的边界感太让人安心了。




(越发明白嘎为什么能在他身边安心了)

评论

热度(3912)

  1. 共11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